AI浪潮勿忘“银发族”

AI浪潮勿忘“银发族”

谁都不爱 2025-02-02 新闻报 12 次浏览 0个评论

在春节这个家庭团聚的时刻,新科技总是成为聊天的热门话题,而今年,人工智能(AI)无疑成了讨论的焦点。

在大年初一的家庭聚会中,刚步入大学的侄子热情洋溢地分享了他在校园内参与AI社团的经历,以及如何利用AI技术进行图像识别和语言翻译。他那生动的描述,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世界的大门。周围的长辈们听得津津有味,眼中充满了好奇和惊叹。

2024年8月19日,合肥,在蜀山区井岗镇卫楼社区的“健康小屋”里,“AI面诊机器人”在为居民义诊。

“AI真的有这么神奇吗?它能预测哪只股票将会上涨吗?”大伯的突然提问引发了哄堂大笑,同时也激发了关于AI的热烈讨论。人们纷纷提出问题,询问AI是否能辅助孩子的学业,是否能帮助处理家务,以及是否能在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帮助解决更多复杂的疾病。家中的长辈们对AI充满了好奇,不断地向我询问:“AI到底有多强大?能否预测哪只股票会涨?”面对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,我惊讶地意识到,在AI迅猛发展的今天,老年人对它的理解存在许多误区。

许多老年人将AI视为无所不能的“先知”。在他们的想象中,AI仿佛拥有超凡的能力,不仅能准确预测股市的波动,还能计算出彩票的中奖号码,甚至决定个人的运气。使用AI如“许愿”般简单,仅通过提出问题就能获得理想的答案。

但很遗憾,目前AI还没有这样的能力。

如果经常使用AI,人们就会发现,与AI进行交流时,即便是相同的问题,不同的提问方式也可能导致AI给出不同的回答。这要求使用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,学会如何准确地向AI表达需求,筛选和辨别AI给出的信息。如果想要训练一个贴身的AI工作助手,使用者往往选择适合这项工作内容的AI工具,并在本地部署数据库,构建规范工作流,那就更是一项专业而复杂的“高阶技能”。

令人担忧的是,老年人普遍缺乏对AI的认知,一方面他们对AI时代的陷阱缺乏警惕,容易受到“深度伪造”技术制造的视听幻象的欺骗;另一方面,他们又似乎陷入“AI全能”的神话,过分依赖AI,甚至在一些关键决策上放弃自己的判断。

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,我们不应忘记对“银发族”进行AI公共教育。这不仅仅是技术推广的问题,更是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。在“数字中国”的构建过程中,如何让每个群体,特别是老年人,能够平等地接触并利用新技术,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。现代社会的治理不仅仅要推动技术的普及,更要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在这个技术环境中享有平等的机会,特别是那些传统上可能被忽视的群体。

这需要政府、社会机构、官方媒体以及年轻一代的共同努力。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在社区和老年大学开设专门的AI科普课程,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老年人介绍AI的基本原理、常见应用以及存在的局限;官方媒体作为老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,应利用自身优势,制作专题节目和短视频,传播AI知识,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;作为年轻人,我们更应主动承担起“家庭教师”的角色,在日常生活中与长辈分享AI知识,帮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,与时俱进。

人工智能的发展旨在使生活更加美好,而不应成为加剧社会隔阂的因素。我们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注和帮助,使他们也能享受到AI带来的便利,在智能时代中不被落下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,本文标题:《AI浪潮勿忘“银发族”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
网站统计代码